封面快评|“乌镇” 互联网价值的回归

00:28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10月23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闭幕。来自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嘉宾和与之并行的20场主题论坛,共同探讨与回应国际社会对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深度关切。数字经济是本次大会的主要话题,包括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产业数字化、金融科技等一系列相关内容。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阿里、腾讯、百度、华为都拿出了最新的研发成果,多个维度展现下一个50年全球互联网的的发展趋势。而在此前几届博览会上,更多的是展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当下的成果,而缺乏前瞻性的展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也看到了整个互联网大会的改变。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企业家的饭局不再成为焦点。不知道从哪一届大会开始,“饭局”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关键词”。在“局内”的企业家,环顾四周,高朋满座;在“局外”的企业家,则冷冷清清,备感失落;再加外界的过度关注,让本是一个简单的“圈内人士”聚会生生变成了一个“考验”,推杯换盏间,企业家们能否能主导一个“饭局”或者加入一个“核心饭局”,成为你是否有“朋友圈”有“人脉”的一个标准。让本是互通互联,开放共赢的互联网圈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换一个角度来说,“乌镇饭局”也是中国传统“圈子文化”的另一种解读,代表了阶层、品位和财富的对等。

而今年,“饭局”明显在淡化,除却偶尔能见到一两个企业的单聚,基本看不到阵容强大的集体“聚餐”,更多的企业家将注意力放到了产品、行业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研判上。因此,无论是“人工智能论坛”还是“5G论坛”,企业家们都成为参会的主要拥趸,台上专家分享真知灼见,台下企业家们认真聆听并在会后热烈讨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绝大多数企业都将话题聚焦在行业本身而非“饭局”,与此同时,由于焦点的变化,企业家们的穿着打扮以及饭桌上的菜品酒水也没有了“热度”。相反,数字经济、万物互联、智慧生态成为本届互联网大会的百度“热词”。

在这样的变化之下,不仅“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参观,10月18日至21日累计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同时,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也吸引了全球目光。发布活动评选出“鲲鹏920”“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天机芯片”等15项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彰显了强大创新活力,成为观察全球最前沿技术的一扇窗口。

纵观本届大会,一方面,值得欣喜的是——由于风清气正,互联网价值的回归引人瞩目;另一方面,我们也感觉到一丝遗憾,历经了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占据C位的企业家依然是马云、李彦宏、丁磊、雷军、曹国伟和张朝阳,尽管也有猎豹、脉脉、火币等一些新兴行业的翘楚加入其中,但大家的目光始终还是聚焦在BAT以及“古典互联网”企业家,没有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涌现。

“青砖黛瓦石板巷,小桥流水乌篷船”,在诗情画意一般的乌镇,站在互联网诞生的50年的路口,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我们打开了了又一个征程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