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就上市的图书电商领头羊当当,因为创始人“互撕”回到公众视野。10月23日深夜,当当两位主要创始人,也是二十余年夫妻的李国庆和俞渝,在社交平台公开闹掰,两人的矛盾源于对当当控制权的争夺。今年恰逢当当正式投入运营的第20年,当当加速布局小程序、抖音等新渠道追赶。不过根据QuestMobile披露的2019年6月数据,当当月活不足1000万,而当下的头部互联网企业日活动辄过亿。
领头羊落寞
业内人士大多没想到,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和当当董事长兼CEO俞渝工作上的“分家”,逐渐走上失控的舆论层面。
在“逼供论”和“摔杯之怒”之后,俞渝10月23日深夜,在李国庆微信朋友圈留言“撕破脸”,对李国庆的工作能力、私生活及夫妻感情等多方面进行强烈抨击。李国庆也针锋相对的予以回击,同样指责俞渝在工作、私生活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当当曾是典型的创业夫妻店,李国庆、俞渝也曾被认为是优秀的夫妻创业案例,两人一个擅长产品和市场,一个擅长资本和经营,在当当早期的高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种优势让当当曾与亚马逊中国(卓越网)、京东等电商对手同台角力,李国庆更是在早年的电商大战中,多次与京东CEO刘强东隔网对战。在历史时期,当当甚至优势大于现在的电商霸主阿里。
2010年12月,当当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首批上市的B2C电商之一,这是当当的巅峰也是李国庆的巅峰。在那段时间,李国庆在各种场合为当当站台,是当当最大的IP。
不过,由于战略方向和扩张步伐的掣肘,当当逐渐落于阿里和京东两大竞争对手,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2016年9月,当当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李国庆和俞渝合计持股 93.17%,但由于运营乏力,当当在退市时市值只有5.3亿美元,不及上市时的四分之一,私有化价格也曾遭到中小投资者的强烈质疑。
完成私有化之后,当当的声量越来越小。对比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月活用户千万的App榜单,当当并未在列,李国庆昔日看不上眼的京东月活2.7亿,淘宝6.1亿。连2015年才运营的考拉海购,月活都高于当当,有1217.2万。

屡战屡败
2018年3月,也就是当当私有化完成后两年,当当与海航旗下海航科技的资产重组浮出水面。海航科技拟以现金+股票的形式、75亿元的价格收购当当,收购完成后,俞渝和李国庆合计直接持有海航科技16.49%股份。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创始人卖掉当当。
李国庆和俞渝却认为这是当当的新开始。不曾想6个月后,海航科技宣布终止对当当的收购。李国庆后来披露,海航科技未能按时支付让交易戛然而止。
当当副总裁陈立均也证实,在当时的沟通中,海航八千万的用户资源、海外的免税店、供应链和仓储是对当当有利的地方,“最后海航自己没钱了,那个怨不得我们”。
其实在“出售”当当之前,李国庆和俞渝做过很多努力:时尚化、百货化、电子书等不胜枚举。每次都是高举高打,也几乎每次都是无疾而终。
以时尚化为例,2016年当当方面宣布,当当一直在做平台化时尚转型,也加入跨境电商大潮,成立跨境电商业务部。当当此次入局跨境电商主要瞄准进口婴童市场以及化妆品市场,当当将采取“跨境平台模式+自营模式”。
仅一年后,当当调整业务线,放弃竞争力不强的某些消费类电子、日用百货的自营。流量和资金释放到图书和其他招商活动中。北京商报记者登录当当官网也发现,首页并没有跨境电商业务入口。
当当公关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跨境电商现在不是业务重点了,现在当当重新聚焦出版物,百货走精品化策略”。

布新渠道
重组交易案夭折后,李国庆和俞渝的矛盾逐渐公开化。2019年2月,李国庆宣布离开当当网,董事长俞渝兼任当当CEO。
李国庆离开后的当当,在俞渝的带领下,反思B2C的成长轨迹,决定自我革新,进行了公司创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机构改革。打破传统的采销体系,全体人员从过去“盯着一盘货“,到“面向一群人”,研究人们的阅读场景,寻找阅读需求。
按照陈立均的具体说法,比如积极拥抱小程序、抖音等新渠道,比如公司内部推行轮岗制度和活水计划。“当当在俞渝的带领下已经确立了‘场景化’的主体战略,并将在供应链上深化改革,打通全行业的各个层面的脉络”。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当当已经入驻微信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也在抖音上开设账号。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当当的微信小程序总用户已达1亿,月活顾客近千万,用户转化率9%。
“从当当微信小程序的成绩看,当当在电商细分领域的表现不错。但是回过头向,当当现在也只是在腾讯、百度的私域流量运营中,充当玩家而不是搭建者”,比达分析师李锦清说,“当当多次战略调整,让它错失了搭建生态的最佳时机。跟京东、阿里相比,当当更像是商家的一个渠道,而不能提供一揽子电商、甚至是数字化服务,这是他跟昔日竞争对手最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一旦拉开,就很难追赶的上”。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