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收获】
二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壮大,在世界前十大公司中占据4席,前三十强中占据7席,从简单的电子邮件、BBS到门户之争、BAT争霸,到现在的群雄逐鹿,而随着5G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毕竟带来更深远的格局改变。
本课程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势出发,给学员呈现一个大视野的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蓝图,探讨各种互联网业务的兴衰成败,预测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状态。
【课程特色】
课程通过深入浅出的融合分析,通过大量最新互联网行业发展案例解读,与辩证思考和推论相结合,寓教于乐。
【课程内容】
1 中国以及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
1.1 互联网的发展与社会影响
1.1.1 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变迁
1.1.2 年轻人的上网偏好
1.1.3 社会群体的智能硬件拥有特征
1.1.4 社会群体行为的主要特点
1.2 世界互联网格局的主要力量
1.2.1 雅虎与鼎盛的门户时代的辉煌
1.2.2 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的崛起
1.2.3 FACEBOOK社交网络的成熟普及
1.2.4 Twitter为代表的信息分享
1.2.5 Youtobe、Netfix内容实力壮大
1.3 中国互联网发展路径及典型案例分析
1.3.1 中国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同步与异行
1.3.2 新浪/搜狐/网易的三大门户崛起
1.3.3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三足鼎立
1.3.4 360/CNTV/凡客/土豆的异军突起
1.4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
1.4.1 PC互联网的特点与发展过程
1.4.2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与趋势
1.4.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与形式
1.4.4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规律
1.5 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
1.5.1 5G的禀赋与4G之间的差异和升级
1.5.2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1.5.3 物联网给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1.5.4 互联网与物联网结合后有什么化学反应
2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格局分析
2.1 中国互联网业务格局状况
2.1.1 社交领域的一家独大
2.1.2 电子商务市场的一超多强
2.1.3 游戏市场的两强纷争
2.1.4 金融科技中的双寡头
2.1.5 地图导航市场的你追我赶
2.1.6 视频领域的三强争霸
2.1.7 特殊类型的互联网硬件公司
2.2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格局状况
2.2.1 腾讯:从游戏和社交结合的流量霸主到投资之王
2.2.2 阿里巴巴:履带型发展的数字经济超级平台
2.2.3 蚂蚁金服:小小蚂蚁汇聚起来金融科技的巨大能量
2.2.4 百度:力争在人工智能时代再度领先的搜索巨人
2.2.5 小米:用互联网思维做智能硬件的前世今生
2.2.6 美团:九败一胜之后全面开花的勇敢之心
2.2.7 京东:从正道成功到被拼多多超越
2.2.8 360:从C到B的网络安全之盾和小智能硬件布局
2.2.9 字节跳动:从今日头条到抖音的算法成功实践者
3 主要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3.1 5G时代的社交应用发展分析
3.1.1 5G三大场景对社交应用的影响
3.1.2 智能终端改变和用户新习惯的养成
3.1.3 视频社交将流行,趋势已经形成
3.1.4 聊天宝、MT以及字节跳动推出的飞聊
3.1.5 运营商会在新社交时代做什么
3.2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3.2.1 新兴技术如大数据、VR和人工智能对购物的影响
3.2.2 线上和线下的融合趋势的发展
3.2.3 社会商品数字化营销的深化
3.2.4 社交形态和新新人类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3.2.5 盒马鲜生、大润发以及拼多多们的发展
3.3 网络游戏与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
3.3.1 云游戏和高清视频的发展
3.3.2 王者荣耀会有接班人吗?
3.3.3 直播与短视频的发展前景
3.3.4 动画产业和互联网教育的兴起
3.4 支付与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
3.4.1 支付宝的国际化发展脉络与前景
3.4.2 扫码支付有可能被刷脸支付替代吗?
3.4.3 P2P理财还有没有可能死灰复燃?
3.4.4 金融科技监管的未来程度
3.4.5 银联的云闪付不懈的努力守住阵地
4 中国互联网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预测
4.1 腾讯系与阿里系的AT之争
4.1.1 互联网为何形成了诸侯经济?
4.1.2 腾讯通过投资构建“去中心化”商业联盟
4.1.3 阿里巴巴从多维打高频构筑超级经济体
4.2 从TABLES到ATM格局变化
4.2.1 几代中国互联网首富的沉浮之路
4.2.2 今日头条、滴滴、美团TMD崛起
4.2.3 下沉四大天王的未来是否阳光?
4.3 对腾讯和腾讯系未来的分析
4.3.1 腾讯的流量和资本投入构筑护城河
4.3.2 核心技术与基础能力上的短板怎么弥补
4.3.3 游戏是否可担起未来发展的基石重任
4.3.4 TO B的道路能走得通吗?
4.3.5 微信和QQ在5G时代能够继续辉煌
4.3.6 京东、拼多多、美团、阅文等等腾讯系企业的发展
4.4 对阿里巴巴系未来的分析
4.4.1 马云退休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4.4.2 履带式发展的下一个在哪
4.4.3 电子商务的国际化与支付宝的海外战略
4.4.4 菜鸟网络和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
4.4.5 阿里巴巴的社交与娱乐产业有希望吗
4.4.6 蚂蚁森林和芝麻信用的价值
4.4.7 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发展
4.5 对其他几个焦点领域的剖析
4.5.1 共享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4.5.2 金融科技行业还有光明吗
4.5.3 公益和慈善在未来互联网中的地位
4.5.4 在公众号之后,新媒体怎么走
4.5.5 实名制、大数据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4.5.6 当前互联网发展格局中存在哪些问题
5 运营商在发展互联网业务上的经验与教训
5.1 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发展历程
5.1.1 从QQ到微信:对手变幻,飞信迎来了易信
5.1.2 从博客到微博:139说客为何成了移动微博
5.1.3 争夺通信录:先下手的号簿管家不敌QQ通信录
5.1.4 社区运营:139社区与豆瓣、开心网、人人网
5.1.5 手机支付:苹果支付与打车软件的玩法
5.2 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反思
5.2.1 为什么运营商在互联网业务上屡战屡败?
5.2.2 运营商的劣势与优势在哪里?
5.2.3 阿里巴巴投资中国铁塔联姻中国广电要做什么?
5.2.4 运营商能否用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5.2.5 5G时代,运营商能做什么
马继华,关注通信、科技、互联网、金融及新媒体
2008年搜狐优秀博客;
2009年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人物;
2010年LBS最具影响力博客;
2010年通讯产业十大名博;
2010年通信领域网络十大人物;
2013年互联网百强自媒体;
2015年腾讯科技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2015年通信圈自媒体大神;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百度百家十大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
每日一文15年,每年讲课100天,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最深层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