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今天,2020年1月9日,微信一年一度的官方活动微信公开课Pro正式开讲。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没有出现,而是丢了个不长不短的视频,简要的和大家见了个面。
他表示自己“是故意不来现场的”。

不长不短的视频里,说来说去就是信息二字,言语里的各种思考,都围绕着另外两个字——卡顿。
用户在微信上接受信息卡顿了。
面对已经突破5千人上线的微信好友,任何信息都会变成冗余。
“近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好友”,张小龙的话语里,似乎有种无奈,希望最优化的信息触及,却抵不过用户要无限扩大自己社交圈的刚需。

这年月,不加个微信,似乎都不好面对面交朋友。可是,光是点对点和群聊,就有无数个99+在等着打开微信的人。
这是个悖论,张小龙没有给出答案。越来越庞大的微信,本来也不是一贯走简约风的张小龙,内心的设定。
所以,他选择了用行为艺术,用不太长的视频来表达他对信息冗余的反抗。毕竟,冗长如罗永浩一般的跨年演讲,现在也不流行了。
但张小龙无法拒绝,微信不可避免的信息冗余且最终卡顿。

商业上有需求,必须导致信息爆炸,所以微信小程序也参与到直播带货的洪流中,针对正在进击社交电商的阿里,做一个战略防御。
用户们有需求,尽管99+看着让人很烦,但总好过孤孤单单一个人,去迎合微信的开机画面吧。何况,信息,人人都想获取,哪怕过爆了,也乐此不疲。
张小龙想做的只是重新精简一下信息,把最好的推荐给用户,至于怎么做?他似乎没想好,想到的首先还是搜索。
但放出来的招式却未必友好:把小程序变成可搜索的选项,让小程序在没有打开的用户面前,也能曝光。
张小龙或微信,明面上是要用可搜索的方式,在海量微信内容里,又优化出一批可能更精准内容。结果,以推荐和搜索之名,能否解决信息冗余,很难说。
但张小龙可能想解决另一个问题,今日头条。

“与web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各个App更加割裂,信息难以打通、搜索。”张小龙并无讳言。只是他没去说,如今日头条、百度App还有各大App,都在做自己的内容围栏,试图让用户可以在自家的应用里繁衍生息。
大而全的内容,几乎成为了内容平台们的标配,同时也在蚕食着内容冗余且推荐效果不好的微信在社交以外的阵地。
短视频一直做不好,就是明证。
所以,这一次微信又准备用短内容,来冲击一下,看看在微视这个单独的App嵌入不佳的状态下,用5G带来的云体验,重启一下社交短视频的可能。
不求闻达于诸侯,而是试图让人人都可以发内容,而不是单纯那种更功利化的聚合全网流量的短视频模式。
能成否?难度其实比较高,也容易成为新的信息荣誉和99+。

但不管成不成,目的都是让头条系、百度系们已经建成的巨型内容池,不再因为隔断了外部的搜索,而滋润下去。
微信小程序里庞大的应用和信息池,是微信和友商之间最大的内容差异性。用好了,优势就爆炸了。而且友商完全不可能短期内建成类似的、可以拿来就现场用的内容池。
这才是内容和应用之间高效转换的姿势,只看微信能不能解锁本身是私域流量的小程序们了。

别人有的,腾讯和微信依然要有,哪怕只是战略性防御,也要为更好的社交姿势,创造时间窗口。
So,张小龙没有完全想好到底该怎么推进,于是就折腾出这么一出行为艺术,然后视频冒个泡,丢出几个防御型武器,就继续去思考去了。
本次微信公开课的主题为“未完成Always beta”,或许也说明了张小龙自己的思考信息,出现了卡顿。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