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 2月3日(记者 刘一乐)近期,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民众减少外出频次,线上购买各种生活必须品的订单量激增,尤其是即刻配送,多家平台实现同比订单增长300%。以电商为代表的泛互联网企业,又一次如2003年的非典一样,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2月3日,国新办就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电子商务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疫情发生以后,网购既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也能减轻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
王炳南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主动动员国内的11家主要电商企业,在三个方面,保障市场供应上积极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是积极增加供给。多家电商企业,像京东、物美、顺丰等利用全球供应链资源,对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一些紧缺物资进行了跨境采购,同时也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推动生产企业紧急复工,增加物资供给。很多这方面的紧缺物资,消费者也是通过网上购到的。
二是畅通配送渠道。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进一步加强,很多快递小哥奋战在电商保供的第一线,春节期间线上不打烊、线下及时配,特别是生鲜产品,一批生鲜的电商企业发挥了前置仓、实体店到家等特色,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三是保障消费安全。为了确保配送环节的安全,多家电商推出了“不接触配送”服务新模式,顾客与配送员约定好,把物资送到某个位置,实现无接触送货,减少传染风险,此模式已经从湖北向全国普及推广。
此外,物流是电商的必需环节,疫情面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按照常规的情况,春节期间快递服务是淡季,但今年的春节为了抗击疫情,国家邮政部门组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统筹全网资源,迅速开通了国际和国内的航线,畅通陆路运输,全力保障武汉等重点地区的应急救援物资和人民群众日常基本生活物资的运输和快递需求。
刘小明介绍,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等企业也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保障了春节期间各地群众的基本需求。后续还有13家大型快递企业开通了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截至2月2日,中国邮政集团组织开行了邮政车3.2万班次、邮政航空专机5架次,运送防疫物资的专机共计运送口罩、药品等防疫物资4.9万箱件,大大缓解了运输紧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