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话题标签,我们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总能见到,话题标签其本身并不新鲜,但如今微信朋友圈开放了此功能,真是“活久见”。只要在朋友圈编辑页面长按,出现“#”符号后添加文字,或直接输入“#”符号后再输入文字,都可以使输入的内容自动变成可以点击跳转的蓝色超链接。关于这个新功能,本文作者谈了谈他的一些看法。
近期微信团队在朋友圈模块中首次引入了话题Tag的功能,用户只要在发布朋友圈内容时加入单“#”,即可建立话题Tag。
同微博、抖音同Twitter、Facebook等一切社交工具一样,用户点击话题Tag后,便会跳转至一个专属的“话题页”。只是,基于微信最底层的通讯工具属性及其相对封闭的特性,微信的“话题页”并不会显示同话题Tag下的所有用户的相关朋友圈内容信息。
或许,用“搜索结果聚合页”来形容这个“话题页”更为恰当。
简言之,朋友圈的话题Tag相当于一个已经输入了搜索内容的搜索框,而点击进入的“话题页”其本质上就是在微信生态下,相关内容的搜索结果聚合。
私以为,微信之所以会加入这样一个小功能,如果从用户的角度讲,无疑是诸如“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之类的说辞。而其背后,最为根本的或许还是在于“搜索”一块。
一、搜索引擎式微?不,搜索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自2012年移动互联网革命爆发以来,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等的入口便开始逐渐从往常的搜索引擎变成了手机里一个个App。从那时起,不少人便认为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慢慢呈现出式微的态势。
而百度近些年的业绩报告,似乎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固有认知,单从客观的数据一侧来看的话,搜索引擎的用户规模依旧在持续增长着——
据CNNIC 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年,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95亿,较2018年底增长1338万,占网民整体的81.3%;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62亿,较2018年底增长806万,占手机网民的78.2%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