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品牌策略人杨不坏发表一篇文章《停更“双微一抖”》,在圈子内刷屏,圈内圈外都引来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并非是说品牌不要做双微一抖了这么绝对。作者是这么说的:
我的建议是,双微一抖的官方账号还是要有,但不要做日常运营,不要每天都更新。把它们当成官方网站,有值得消费者知道的信息或内容时再更新,有硬邦邦的内容时再更新。
积累用户打开品牌内容的勇气,而不是消耗关注的热情。
也就是说双微一抖要去日常化,不要做日常传播。日常不是积累,是消耗。
当时,我对于部分观点是有一些异议的。
但是我非常赞同一点——如果双微一抖的日常运营不能积累品牌,那就是消耗。
特别是这段时间,看到朋友圈铺天盖地疫情相关的内容,五花八门,不分真假,一夜之间所有号都在发疫情新闻。
01
疫情之下,全国万众一心,输出对用户有价值的疫情相关内容,这肯定应该提倡。
但不同的号有不同的定位,有它自己的专业方向,几乎所有的新媒体平台,都会把垂直度作为评判一个账号好坏的关键项。
我们完全可以基于疫情主题做内容,但别过于偏离于定位,不同人群不同号的诉求点都不一样,职场人有职场人的关心、运营人有运营的烦恼、年轻爸妈也有他们的兴趣点......
比如有人在写 “疫情之下,企业如何破局”,也有人在写 “疫情期间,孩子如何在家学习”,如果都在发千变一律的资讯,完全就是在消耗过去的品牌积累。
千万别轻易稀释自己的定位,连是谁都忘了。
02
是,疫情话题关注量大,这不可否认。
但不同的需求下,人的身份会进行切换,用户关注每一个公众号的诉求都是不一样的,你一定要明确用户来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个关心孩子健康的妈妈要看孩子疫情防护的内容,完全可以在丁香医生那看,有必要在你一个服饰穿搭号看吗?
可以出于关心,站在号主个人的角度发一些这种资讯,但别成为常态,多给专业干这事的号或媒体让道吧,这也是对疫情的支持。
你要知道在你的号上,你的用户是哪一个身份标签存在。你不可能把用户所有身份标签对应内容都做了吧?
大而全的东西,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账号日更,一定要分清主次,判断你的用户在你这里的核心身份与内容的相关度,在你的号她是一个对穿搭感兴趣的妈妈,不要想当然的就把热点和你用户的各种附加身份标签关联起来,这不叫追热点,而是没事找事。
03
双微一抖用户的流量与质量问题,我相信除了一些流量营销号,肯定是精细化用户质量更有价值。
特别是对于企业,五花八门的流量有什么用?除了能在汇报工作时拿出一些虚无缥缈的数据安慰自己,忽悠老板,并没多大价值。
而一旦形成这种流量思维,往后的日子苦不堪言,只能一次次硬着头皮去把流量再次提高,日常就成了以流量为导向,不择手段,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把自己耗死,把账号耗死,停更不远。
天天发不相干的疫情可能就是这 “不择手段”中的一种吧。
04
你的这种日更是消耗品牌,还积累品牌?
双微一抖的日更是与用户接触时间最多的,但日更虽小,更得慎重。因为每一天更新可能都是对用户的一次打扰,你是准备好了给用户带来有价值的内容,还是烦他一次?
烦一次就是对品牌的一次消耗,积累本就不多,还是保持内容初心吧,别强行给自己加戏,不然用户慢慢连阅读你的勇气都没了。他伤不起。
去年,品牌策略人杨不坏发表一篇文章《停更“双微一抖”》,在圈子内刷屏,圈内圈外都引来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并非是说品牌不要做双微一抖了这么绝对。作者是这么说的:
我的建议是,双微一抖的官方账号还是要有,但不要做日常运营,不要每天都更新。把它们当成官方网站,有值得消费者知道的信息或内容时再更新,有硬邦邦的内容时再更新。
积累用户打开品牌内容的勇气,而不是消耗关注的热情。
也就是说双微一抖要去日常化,不要做日常传播。日常不是积累,是消耗。
当时,我对于部分观点是有一些异议的。
但是我非常赞同一点——如果双微一抖的日常运营不能积累品牌,那就是消耗。
特别是这段时间,看到朋友圈铺天盖地疫情相关的内容,五花八门,不分真假,一夜之间所有号都在发疫情新闻。
01
疫情之下,全国万众一心,输出对用户有价值的疫情相关内容,这肯定应该提倡。
但不同的号有不同的定位,有它自己的专业方向,几乎所有的新媒体平台,都会把垂直度作为评判一个账号好坏的关键项。
我们完全可以基于疫情主题做内容,但别过于偏离于定位,不同人群不同号的诉求点都不一样,职场人有职场人的关心、运营人有运营的烦恼、年轻爸妈也有他们的兴趣点......
比如有人在写 “疫情之下,企业如何破局”,也有人在写 “疫情期间,孩子如何在家学习”,如果都在发千变一律的资讯,完全就是在消耗过去的品牌积累。
千万别轻易稀释自己的定位,连是谁都忘了。
02
是,疫情话题关注量大,这不可否认。
但不同的需求下,人的身份会进行切换,用户关注每一个公众号的诉求都是不一样的,你一定要明确用户来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个关心孩子健康的妈妈要看孩子疫情防护的内容,完全可以在丁香医生那看,有必要在你一个服饰穿搭号看吗?
可以出于关心,站在号主个人的角度发一些这种资讯,但别成为常态,多给专业干这事的号或媒体让道吧,这也是对疫情的支持。
你要知道在你的号上,你的用户是哪一个身份标签存在。你不可能把用户所有身份标签对应内容都做了吧?
大而全的东西,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账号日更,一定要分清主次,判断你的用户在你这里的核心身份与内容的相关度,在你的号她是一个对穿搭感兴趣的妈妈,不要想当然的就把热点和你用户的各种附加身份标签关联起来,这不叫追热点,而是没事找事。
03
双微一抖用户的流量与质量问题,我相信除了一些流量营销号,肯定是精细化用户质量更有价值。
特别是对于企业,五花八门的流量有什么用?除了能在汇报工作时拿出一些虚无缥缈的数据安慰自己,忽悠老板,并没多大价值。
而一旦形成这种流量思维,往后的日子苦不堪言,只能一次次硬着头皮去把流量再次提高,日常就成了以流量为导向,不择手段,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把自己耗死,把账号耗死,停更不远。
天天发不相干的疫情可能就是这 “不择手段”中的一种吧。
04
你的这种日更是消耗品牌,还积累品牌?
双微一抖的日更是与用户接触时间最多的,但日更虽小,更得慎重。因为每一天更新可能都是对用户的一次打扰,你是准备好了给用户带来有价值的内容,还是烦他一次?
烦一次就是对品牌的一次消耗,积累本就不多,还是保持内容初心吧,别强行给自己加戏,不然用户慢慢连阅读你的勇气都没了。他伤不起。